与商业保持距离
普通人的印象中,西方绘画重重现和写实,强调素描、人体等基本功,而中国绘画重“意”,更空灵,很多时候与书法和诗歌直接相通。
在洪潮看来,其实中西方绘画最终都是重“意”的,包括从西方绘画的发展轨迹看,梵高之后,毕加索,印象派,野兽派,包括后现代主义的绘画,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。中国画从根上就是强调意境,这也是古人经过摸索,经过中国文化的陶冶形成的,应该说在对“意”的表现上,国画有更长时间的积淀和更深厚的体系可以依赖,这是西方绘画所没有的优势。
“西方的画家独立性更强,每个人都强调自己的风格,而且各个艺术流派之间往往是断裂的,在实际的交流中,不少西方的画家其实非常羡慕中国画家,因为中国画自成体系,有根可寻,当然这一方面也提高了国画家创新的难度。”但洪潮说,艺术是岁月和阅历的积累,曲折和磨难是创新必然的历程,太容易做出的创新往往是没有根基和生命力的,在艺术史上也不会得到认可。
对于近几年拍卖市场对国内油画的疯狂,洪潮不愿意过多评述,他说,油画说到底还是欧洲人发明的东西,根儿不在你这儿,某些被高价收购的画儿,很多时候并不是买家认可这些绘画的技法和水准,而是对其传递的文化信息甚至是政治信息感兴趣。
国画才是中国绘画真正的代表,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,国画的地位也逐渐被国外艺术界所认可,但接受程度还是大大低于油画。“这需要一个过程。国画形成成熟的体系都用了几百年,真正读懂一幅中国国画对国人来讲都需要很高的修养,况且是外国人、外国的艺术家?”对国画的现状,洪潮认为也是现实使然。
“西方的美术观点强调的不是技法,而是表现一种思想和对人、事物的态度。在艺术市场上,油画像美元一样,是一个流通象征。这表明,西方对于国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。”洪潮在圈里以低调著称,“我们到底要做一个艺术家还是生产商,如果要做艺术,必须静下心来,抛开一切杂念,进行创作。但在经济社会的大浪中,艺术界早已商业化,这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。”
虽然不及油画那么热,但国画收藏也逐渐升温,海外也有专门的拍卖机构运作中国画的销售,作为一名“靠画画儿糊口”的画家,洪潮却一再提醒,收藏国画一定要谨慎。“衡量图画的艺术价值,更多的应该从学术上出发,不要仅以画家的个人名气和官职高低为标准来收藏,这是一个误区。”洪潮说,企业家和书画爱好者收藏他的画较多,这些人大多通过经纪人进行约画。有些人就把我请到他的家乡,画出他们的思乡之情。“因为我也喜欢画我的家乡,所以这种创作心情还是非常愉悦的。”洪潮说,但对于那些“囤画儿”的人,他是非常排斥的,“那是泯灭艺术的纯商业投机行为,对艺术更多的是伤害。”
今年的全国美展恰逢建国60周年,规模空前,洪潮也正忙着创作,“我还是要创作山水画,我打算将家乡皖南作为载体,体现出建国六十周年的变化。”为了这次创作,洪潮已经去了三次皖南,反复打稿,细细构思,尚不敢轻易落笔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