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洪潮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大道以墨载之

2012-11-26 14:22:22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
A-A+

  符载说唐朝张璪的画“观夫张公之艺,非画也,真道也。当其有事,已知夫遗去机巧,意冥玄化,而物在灵府,不在耳目。故得于心、应于手,孤姿绝状,触毫而出”。看到洪潮的画作,我忽然想起了这段话,这也许就是一种共鸣吧。

  每次展开洪潮之画,总觉得一股生气扑面而来,那种近乎天籁的率真中,透出淋漓元气,洪潮作品是山水“大美”与笔墨表现水乳交融,其胸怀与心态随着画笔的开阖俯仰而波澜迭起,这主要源于画家的热情投入,使得绘画创作成一个不断陶冶情操、洗涤心灵的过程。洪潮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,其一就是如同《千岩竞秀》、《夏雨生墨染秋烟》等根植于传统的作品。

  洪潮是贾又福先生的高徒,得“李家山水”的真传,自然是用墨的高手,他从龚贤、黄宾虹老先生上溯北宋诸贤,对黄宾虹的“北宋人画,浑厚华滋,六法兼备,层层点染,常积数十遍而成。”之语多有会心,并创得了“远看气势逼人,近观山质如真”的“蝌蚪皴”这种笔墨技法,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力。

  近年来,洪潮以太行山和黄山为写生基地,汲取太行山的雄浑、厚重;借黄山雄奇、秀丽、劲峭之姿,以期达到”至大、至刚、至中、至正之气”的境界。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长期坚持的实景水墨写生——“心传目击之妙,一写于毫端间”,使洪潮的这类作品可以夺天人造化,流露出一种氤氲苍浑,清而不薄的艺术气质。但是洪潮显然不以笔墨之法自矜其能,他更希望向山水画的纵深探索,追求“以墨载道”的真髓。

  另一种则是如同《浴月》、《童年记忆》、《牧归》等,以山水画为表象,承载哲学意蕴的作品。

  从洪潮这类作品中,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已经摆脱了传统“模山范水”的程式,而将山水画中注入一种哲学照观,以山水画为表象的哲学思考,进入了一种“非画也,真道也”的隽永境界。二千多年来,中国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,形成了自身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规律,而中国道家思想对中国画艺术理念的形成影响至深。

  洪潮曾说:“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命题就是‘道’,从老子、孔子开始,古来圣贤都是在这个道字上下功夫。中国的艺术是‘技’与‘道’的结合。‘技’是物质层面的,可学,‘道’是精神层面的、哲学层面的,只可悟。画山水画若是只有‘技’无‘悟’则流于匠气,失去了艺术的生命,这是最要不得的。”

  在这类作品中,洪潮不再拘囿于外在和实景,而是用一种“印象化”的手法来营造一种超越精神、游心于山水之“道”的意境,这些作品渗透着的审美主体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的“山水精神”。《易经》云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洪潮在这类作品中追求的就是一种“形而上者”的东西。

  在洪潮的作品中,出现最多的就是黑色,这是种包孕一切的颜色,一种哲学的颜色。洪潮用黑色表现宇宙洪荒,混沌未开的大美。洪潮用黑色表现的是恢弘无边的气象,是清澈中的浑然,浑然中的清澈,是一与万象。但是洪潮笔下的“混沌”并不是一味浑浊无序,而是在混沌中会透出一种“天人之际”的灵光,那就是光明和希望。

  洪潮用他的山水画不知不觉地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思考的漩涡中。这种思考不是具象所带来的那种单项限的思考,而是多元化的,因人而异的,无可名状的,也就是“意冥玄化,而物在灵府,不在耳目”的这种美学体验,这也许很玄幻,但却是真实存在的,这也许就是陶渊明所谓的,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吧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洪潮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